李毅明,今年37歲,綽號阿豆, 收藏手套的資歷,大概有六到七年的時間, 目前收藏的數量大概是三百至四百咖手套。 原本是大家眼中年薪破百萬的科技新貴, 因為熱愛棒球, 於是變身成了棒球手套收藏達人; 他覺得日本製的手套像精品、藝術品, 而且還結合了職人工藝的文化在裡面, 深深受到了吸引, 便一頭栽入了日本棒球手套的世界。
為了讓日本人認同他,語言溝通是基本能力, 人脈的累積更是一大挑戰, 包括資金的投入,大量的資料蒐集, 都不是靠著有興趣就能一一達成的。 「我想做的是幫球友到日本,找到更稀有更珍貴的手套,然後當你進到店裡面來,能夠找到自己適合的手套。」
李毅明說,棒球是台灣的國球, 講這句話很簡單,但是如何去做,是有難度的。 除了要把棒球融入自己的生活之中, 如果可以由政府開始, 從製作手套的職人到台灣職業棒球選手, 把整個產業上中下游都集結起來, 也許可以讓產品的價值與定位,往上拉高到另一個層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