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丁賀,六十七歲, 從事玻璃藝術這行已經有五十年了, 60年代初期,為了減輕家中負擔, 北上新竹,學習當時很熱門的玻璃加工技藝; 藉著高溫燃燒的火燄, 把一根根原本了無生命的玻璃管, 幻化成為一件件活潑生動,瑰麗多彩的玩偶擺飾。 「以前做這一行的人很多,現在差不多都收光光, 十間至少收了七間,學這一行,要吃飯是夠啦, 以現在的時機,要說能賺多少是沒有啦。」
每天都要面對攝氏一千度的高溫, 忍受難聞的氣體,在這樣的工作環境下, 一做就是50年,問李丁賀想改行嗎? 他笑笑地說,做玻璃藝術這一行,一定要有興趣, 「有興趣你才做得起來,因為這是很辛苦的。」 就算生產成本增加、傳統產業外移, 台灣玻璃產業過往的榮景不再, 李丁賀仍舊秉持初衷,創作出作品之餘, 也跟著時代在走,設計客製化玻璃, 用一件件玻璃藝術品寫下自己的人生故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