道盡了傳統養殖漁業的心聲,
除了深深的無奈,也伴隨著濃濃的擔憂。
在極端氣候加劇的現在,
為產業帶來極大的經營風險。
2009年,莫拉克風災重創臺灣養殖漁業,
嘉義縣的漁產損失金額高達3億9萬多元,
翊鑫虱目魚產銷班的劉鎧郴也是受災戶之一,
在一夜之間,幾乎所有的魚都死光了,
損失超過一千萬,那是他回來接班的第二年,
沒想過會把生活過得那麼累。
劉鎧郴,布袋人,
今年40歲,從事虱目魚產業有14年。
原本是電腦工程師,因為爺爺生病,
不忍心家業就此消失,於是返鄉接手,
沒想到這條接班之路困難重重。
先是與上一輩在理念與作法有了分歧,
連不是科班出身,也成了一大阻礙。
「老一輩說用老方法養就好,
為什麼我要用科學的方式,
而且你一個屁孩,不是科班出身,
要跟人家養什麼魚,收一收可以回家了。」
劉鎧郴雖然很沮喪,但沒有因此放棄,
他反而到嘉義大學念水生系碩士,
說他是外行,那就再去進修,把欠缺的補回來。
「很多漁民都是50.60歲以上,
有的做到沒體力了,孩子也不回家接棒,
每天在那邊捶胸頓足,我兒子不回來接班...
我跟他說,如果想到更好的方法,
利潤能增加,你兒子馬上就回來接了!
他就問我說,年輕人不然你有什麼好方法...」
於是,劉鎧郴導入新的養殖方式及設備,
慢慢引導其他虱目魚養殖業者,
以高密度生態養殖方式提高產量,
使用水質監控系統,隨時監測魚塭變化,
一有狀況,都能隨時做適當的應變。
不只如此,劉鎧郴還成立產銷班,
從生產、加工到行銷一手包辦,
希望能拓展出更多通路,
將台灣的虱目魚行銷全世界,
也期盼為人口逐漸老化的漁村帶來生機。